4月7日晚,星空体育(中国)博硕本联动乐学项目“历山论坛”学术讲座采用线上方式如期举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薪茹担任主讲人,为大家带来“观念、内容、理论建构与批评视野:百年中国‘乡土文学’概览”的主题讲座,与在场学子分享知识、深入感受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魅力。
此次讲座中,王薪茹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将中国“乡土文学”置于不断演进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乡土文学”随时代演变在观念、内容、理论建设与批评视野三个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王薪茹首先引用费孝通和孟繁华两位学者对乡土文学的论述,阐释了乡土文学中“乡”与“土”的概念以及文学视角下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引发同学们对乡土文学概念的思索。接着,王薪茹指出乡土文学概念“歧义丛生”,除大众普遍认知的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之外,乡土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还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其中,广义乡土文学包括一切书写乡村、农民以及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文学。王薪茹向同学们明确了此次讲座将从文学史角度探索广义的乡土文学概念。
随后,王薪茹按照时间和历史因素将乡土文学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按照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建设、观念与批评视野的顺序,详细梳理和阐述了不同阶段乡土文学的变化。
第一阶段五四时期“乡土文学”的关键特征为“多义”“含混”“错位”,社会历史背景上表现为政治变革引发了文学变革。在此背景下,王薪茹论述了这一时期乡土文学的理论建设,重点论述了周作人与茅盾两位学者对乡土文学的观点。通过对史料的梳理,王薪茹阐释周作人视野下的乡土文学实质是与世界文学相对应的本土文学,其提出的“地方色彩”等观念,为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创作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形成了百年乡土文学创作的规约,“地方色彩”也是这一时期乡土文学的核心概念。而茅盾的早期乡土文学理论既有对地方色彩、风俗人情的认同,又有对农村以及带有“阶级”意味的农民的关注。王薪茹还介绍了这一时期乡土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重点阐释了鲁迅作为百年乡土文学的奠基人的具体表现。
第二阶段是乡土文学概念的生成与创作长足发展阶段。就这一时期的理论建设,王薪茹首先论述了20世纪末30年代初关于“农民文学”的讨论。郁达夫、谢六逸等学者将农民作为关注的核心,对“农民文学”展开了热烈讨论。而茅盾则主要从社会革命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关心农民经济关系以及受地主压迫情况。对此,王薪茹强调茅盾赋予农民的反抗意识是其乡土文学理论区别于鲁迅等人的独特之处。同时,王薪茹指出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鲁迅理解的“乡土文学”的主要内涵是“乡愁”与“异域情调”,茅盾乡土文学理论的两个基本点与左翼批评理论是一致的,而周作人影响下的“乡土文学”则企图唤起人类文化中的原始美德。
第三阶段(1937-1949)是乡土文学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王薪茹梳理了此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在政治上从割据混战开始走向统一,文艺界斗志昂扬。在理论建设方面,王薪茹重点向大家介绍了沦陷区“乡土文学”理论“民族形式”的讨论,在梳理了相关学者的讨论之后,她认为在沦陷区的“乡土文学”理论存在强烈的民族意识。随后,王薪茹从解放区、沦陷区以及国统区乡土文学三方面介绍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及作品。王薪茹还论述了这一时期乡土文学作者、作者视角、乡土范围等五个方面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作者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地之子”,写作视角也开始面向广大乡村农民,具有地方特色。
乡土文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乡土文学十七年。王薪茹指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胜利,意识形态、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文学体制和创作方法基本确立,邵荃麟的“中间人物”论成为新的审美指导原则。接着,王薪茹从乡土小说的功能、主题结构的改变、文体观念的变化以及“农村题材文学”批评视野的出现阐释了这一时期乡土文学观念的新发展。其中,王薪茹重点强调了乡土小说从“抒发乡愁”到“赶任务”的政治性功能和讴歌农民、鞠躬尽瘁为农民服务的感恩功能的转变。
1978-20世纪初,中国乡土文学进入“新”时期和新世纪。在经济建设、文化环境逐渐向好发展的背景下,乡土文学展现出了新的面貌。王薪茹指出,这一时期各种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和文化论争频繁更替,极大地促进了乡土文学的理论建设。
第六阶段的乡土文学已经转变为新世纪“后乡土文学”。在这一时期,王薪茹主要梳理了在“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脱贫攻坚成为新的时代主题的背景之下,乡土文学内容的新发展。乡土文学的创作开始直面乡村新现实,并将乡村作为文化整体进行考察。
讲座的最后,王薪茹对乡土文学的演变进行了总结。“乡土”和“农村”虽共同所指都是中国乡村,但却是包含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形态的文学史范畴。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政治、文化是影响和推动乡土文学嬗变的历史动因。从五四时期到新世纪,乡土文学在百年发展中不断演变,历经时间积淀,新世纪的乡土文学势必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次讲座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史料丰富详实,具有学理性、动态性,激起了同学们对乡土文学的浓厚兴趣,启发同学们站在历史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乡土文学,充分发挥了博士生的学术带头作用,体现了星空体育(中国)对提升同学们文学素养、科研能力的高度重视。
撰稿:梁琪
审核:王琪
终审:杜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