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号上午,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成功举办主题为“让古文不再遥远,让作文如此亲近”的语文教学研讨会。此次活动旨在探寻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小学古文、作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建构“教—学—研”一体化教研模式。会议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刘恩樵,星空体育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庆玉执教公开课,并分享教研经验。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王兆贞校长出席本次活动,并作总结发言。与会人员有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济南五校区语文教师代表,星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源头活水,曲水流觞
刘恩樵老师执教《周亚夫军细柳》一课,以“朗读三遍-考问三番-研学三题”为课堂主线,巧妙串联起两课时的教学设计。在朗读教学环节,让同学们从常规性朗读切换到挑战性朗读以检验其熟练程度;“三番考问”则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充分发挥了语文课堂的个性化和生成性;“研学”问题的设计可谓是“浓墨重彩”,突出探究性,重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刘老师以填写对联的形式开启学生思维畅游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具体案例指导赏评批注短文的写作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向更高处发展。
就地取材,对症下药
第二节课,刘恩樵老师借助生动的作文教学案例展开自己的教学。刘老师针对学生日常随笔中常出现的“问题”,开出“还原现场法”“制造矛盾法”“提炼深化法”三大“药剂”,讲解幽默生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把作文当作文写”的良好心态和习惯。其中,刘老师在心理、语气、神态、动作、文本结构安排、题目的设定等方面做了详细示范,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体会到了“用心”“用脑”“用技”的作文之道。
文史艺哲,济济一课
潘庆玉教授执教小学五年级的《书戴嵩画牛》,课堂以层次性、思辨性、审美性见长。潘教授以“牛”字象形文字的流变为导入,以文本重点字词的预习检查为铺垫,以故事情节想象复述为思维“埋伏点”,各个环节流畅有趣,充分点燃了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和“斗志”,整堂课趣味盎然,活泼畅快。潘教授借助《独醒杂志》中有关戴嵩画牛的记载以及流传至今的戴嵩的《斗牛图》,引导学生主动比较发现其中的矛盾和反差,通过一层层跳板的辅助,一步步带领学生们去体验戴嵩何以能被称为“戴牛”的“求真”思辨过程,帮助同学们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和独立于权威的思想意识,使同学们的思维在疑问、查证、辨别和批判的研究过程中得以磨砺,获得发展与提升。最后以苏轼的身份给戴嵩写“道歉信”的这一富有创意性的课后作业为这堂精彩震撼的语文课画上了圆满句号。
对话研讨,相生相成
授课结束后,刘恩樵老师、潘庆玉教授交相评课,与大家分享了古文、作文教学经验。刘老师从潘教授的“课程化意识”谈起,指出文、史、艺、哲四方面的内容尽由这篇古文牵引演化出来。刘老师高度评价了《书戴嵩画牛》一课的创意性设计和教学张力,并以“无瑕”一词表达了对这堂课的赞叹与欣赏。
潘教授称赞刘老师对文本的处理富于变化,表现出教“方法”的思想意识,对环环相扣的研学问题设计给予了积极肯定。特别指出文本的层次性设计、留白设计等都是研究生同学们学习的典范。潘教授还和刘老师热烈讨论了作文教学中“题目”设定的多样性问题。
研究生同学借助这个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向刘老师讲述了自己观课感受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刘老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和困惑,同学们思路大开,获益良多。
最后,王兆贞校长做了总结发言,指出潘教授和刘老师的课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语文的深度、广度与“教师”风度。
通过此次教学研讨会,研究生们收获颇丰,一方面得到了教学设计上的启发,也明白了学情探索、实践观察对于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今后将以此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努力完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撰稿:刘亚琦、周梦真 审稿:潘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