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奥尔巴尼的第二天,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甚至餐厅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友好而热情,不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餐厅,亦或是校园中的偶遇,每一次相遇,总会带着大大的笑容问候一声“How are you today?”“Have a nice day!”或者“Enjoy your day!”,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真诚的欢迎,并且从心底由衷地感到放松和愉悦。
经过第一天的适应,大家都不再拘泥和紧张。奥尔巴尼的课程时间集中在9:00——15:30,中间只有1小时左右的午餐时间。虽是全英文授课,但老师非常温和,Rebecca语速适中的American Culture课程,让同学们如沐春风。教授American Art的Claire为大家播放了Native American的相关视频,反映奋起抵制政府不平等条约的摇滚说唱STAND UP让人精神为之一振。Claire很会讲故事,为人幽默风趣,大家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体验了一把地地道道的美式幽默。傍晚,Claire带大家参观美国艺术博物馆。油画、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还有妇女权利运动的记载和埃及木乃伊等,使同学们切身体验着当地文化的包容性。
第三天,大家继续踏上学习美国文化和艺术的旅程,大家来到奥尔巴尼大学图书馆,馆长Elizabeth热情介绍了非洲的传统手工艺制品——Quilts,一种独具地狱特色和风情的毯子。Qulit起源于非洲,由各式花纹编织组合而成,随着17世纪黑奴贸易的出现,传统手工艺在与美国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演变成现在的African-American Quilts,成为非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结合体。Quilt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同学们对Quilt很感兴趣,并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Claire让大家把自己此刻的灵感记录下来,大家纷纷拿起纸笔,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创作。有的写了中国的福字,有的画了舞狮的绣球,有的画了玫瑰,还有的画了手和笑脸……每个人都分享了体验和灵感,Claire很高兴,她让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并表示要收藏这些创作。虽然才认识三天,但却像相识很久的老朋友。经过三天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很多课本之外的美国历史与文化,也越来越喜欢奥尔巴尼了。
经过前三天,大家适应了美国作息,周末里,老师为大家安排了两个精彩的户外活动。在校车护送下,同学们体验了一把美国的高速公路,途中各式各样充满本土特色的房屋错落在道路两旁,在层层白雪的装饰下,显得格外浪漫。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大家来到Norman Rockwell Museum。这个博物馆是为纪念美国在20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及插画家Norman Rockwell所设立的,他16岁开始成为一个插画家,直到82岁,一生创作不断,曾被《纽约时报》誉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纪录了二十世纪美国的发展与变迁,不只涵盖了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以及美国的经济萧条与种族问题,还包括从甘乃迪到卡特等历届总统、电影明星以及童子军等题材。在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的解说下,同学们了解了Norman Rockwell不同时期的绘画创作,被他的才华和精神深深感染了。下午,大家来到Lee Prime Outlets购物中心,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家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非常抢购。
来到奥尔巴尼虽然只有五天,但每个人都已慢慢适应美国大学的生活,开始和这个静谧而洁白的校园一起,迎来了它的喧闹,走向新的开学季。校园里的钟声响起,走在阳光遍洒的清晨,大家依然会为频频跃入眼帘的长尾巴小松鼠而惊叹。原本安静得似乎只有我们的校园也变得生气勃勃,新生紧张又期待地搬着行李,而回到校园的老朋友们热情而亲切地交谈着,处处都是迎接“new system”的景象。
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寝室,同学们被安排和这里就读的大学生住在一起。这样的安排,对于真正融入美国文化、了解美国文化无疑是十分宝贵的。随着美国当地开学季的到来,我们也都渐渐地见到了自己的美国室友。虽然有着不同的肤色、种族、国度,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亲切友好,大家在奥尔巴尼的生活也越来越习惯和惬意。漫步校园,除了满满的青春与朝气,大家也开始对一座座教学楼、一条条校园里的道路熟悉起来。美国的早晨开始得很晚,夜晚却静谧而漫长。奥尔巴尼的阳光很美,地上厚厚的积雪也开始融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我们:奥尔巴尼的新学期要正式开始了。
作者:李红、崔光慧、杜玉然、韩云飞、贺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