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空体育(中国)郭超颖副教授的论文《学术史视域下的<仪礼>经文文法研究》刊发于《东方论坛》2021年第3期。
论文指出,在经学话语中,儒家经典皆是圣人的立法之言,是带有立义旨趣的“作”,《仪礼》的经文文法与《春秋》的“属辞比事”类似,同篇则上下相照,异篇则彼此互文,叙述修辞之中自有尊卑、轻重、详略、隆杀、吉凶、决嫌之义。论文认为,经有文法,是由经的性质决定的。中国早期核心经典,是具有价值期许与实践引导意义的事理文本经典。经有载史功能,但更体现早期文明对朴素哲理的制作。经的治世效用,就是社会治理与自我规正。
论文指出,《仪礼》经文体现了文、事、义三者的完美结合,经文文法的存在有其内在的理路。首先,礼有尊卑亲疏大义,这不仅体现在仪制的不同,而且用字用辞也不相同。而且文、事、义三者本不孤立存在。其次,《仪礼》某些篇目两两相对存在,如《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等,仪节程序多重复伦类的情况,出于简明以及各自表述需求的不同,经文记述时就要有所裁剪。再次,礼仪活动关涉事情的周备,要有谨严谦敬的精神,体现在经文的记述要明白而没有误会,在名物仪节的千头万绪中,经文要有的放矢。
论文指出,经典的一字一辞,蕴藉着周备的义理,那精究圣人立法之言,即是解经的题中之义。郑玄的《仪礼》礼义建构的路径之一就是全面建立起《仪礼》经文文法诠释系统。此一点为魏晋南北朝经学诠释所吸收。清末礼学大儒曹元弼继顾炎武、凌廷堪、章学诚、陈澧等人之后,明确提出《仪礼》“经文例”概念,为清代礼学研究做出最后推进。论文认为,重新审视《仪礼》经文文法,不仅符合礼学研究的学理,而且也是对经学研究固有传统的维护和推进。
作者介绍:
郭超颖,文学博士,星空体育副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师范大学)副主任,主要从事经学、礼学、训诂学的学习与研究。现主持教育部青年课题“《仪礼》经文文例研究”(19YJC751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正史礼志研究”(2019M652460),著有《〈仪礼〉文献探研录》《四库经部礼类提要汇辑校订》,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
撰稿:王琪
审核:李慧、张雨婷
终审:贾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