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曹秀玲教授应邀做客星空体育(中国),在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题为“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星空体育李海英老师主持,星空体育(中国)张文国教授、王天佑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专业的几十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聆听了讲座。
(主讲人曹秀玲教授)
曹教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及师资需求、学科性质和属性、学科框架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能力结构等方面为星空体育(中国)师生梳理了她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独特观点,最终落脚于学术型汉语国际教师的养成。首先,曹教授带领大家重新认识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基本概念,她认为,在新时代对外汉语教学也应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曹教授悉心梳理了对外汉语学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为在座师生介绍了推动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几位关键学者。接下来曹教授引入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概念,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要有扎实的汉语文化功底、熟练的教学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紧接着,曹教授着重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属性,她首先指出在新时代对外汉语的教学已经十分重要,师资需求大,属于应用语言学学科范围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应受到重视。她进一步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要解决好“怎样教”的问题,在弄懂学生的习得规律之后有针对性地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如何学”的问题,在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学习者语言、探讨学习者普遍性的认识规律和习得方式,对学习者进行研究。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转向问题,曹教授认为我们要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教“老外”扩大到教华人华侨,从成人教学转换为适应学习者低龄化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汉语国际教师时要从知识、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进行考察,培养学者型汉语国际教师。曹教授的讲解生动有力,逻辑严谨周密。
随后,曹教授以言说类元话语标记为切入点为大家分析了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长为一名优秀学者型教师。曹教授与大家深入探讨了言说类元话语标记的构造方式、功能和分布、语义取向和范围特征,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问题。她认为要从语用功能上区分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包括组织功能、监控功能、评价功能和互动功能,言说类元话语标记揭示了人类话语行为中基本话语和元话语、语言表达和人际互动间的依存关系,是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实现分层、语言自反性得以彰显的关键因素。最后,曹教授为在座师生展示了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在历年国际汉语教学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展现了上海师范大学卓越的教学能力。
交流互动环节中,前来聆听讲座的师生积极地向曹教授提问,曹教授就“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哪个更重要”“如何为学生讲解言说类元语言标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主持人李海英教授感谢曹教授为师生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总结道,曹教授是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权威人物,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上为大家带来了重要启发,曹教授对于言说类元话语标记的讲解十分精彩,选取语料十分贴合实际教学内容。
曹教授的演讲和在场教师的交流总结使在座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认知,让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讲座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曹秀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是汉语语法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习得,现已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核心期刊杂志上刊登论文40余篇;出版和主编《现代汉语量限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和论文集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汉办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撰稿:刘爽
摄影:刘爽
发起人:李海英
审核:张雨婷、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