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李建平教授的论文《基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的量词“匹”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研究》刊发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论文指出,综合殷周甲金文文字构形和文例来看,“匹”字主要用作称量马的个体量词或表“匹配”义,其本义可能与“辔”相关,基于转喻语法化为个体量词。“匹”用作量词最早见于殷商三期甲骨,商代末年车马制度由一车两马向一车四马变革导致双数义集合量词“丙(两)”不再适用,西周时期个体量词“匹”获得了迅速发展。驾车之马两两相配的形制,使量词“匹”引申为“匹配”义;基于布帛两头向中间卷起两两相对的形制,又引申为称量布帛的量词。全面考察目前所见出土与传世文献,布帛量词“匹”产生时代均晚至汉初,西周胡应姬鼎铭文所见文例当为人名。个体量词“匹”的适用范围又可以拓展至其他动物,其动因在于修辞、方言和近代日语的影响;作为布帛量词,基于其固定制度又发展为度制量词。
作者简介
李建平,星空体育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青创科技团队带头人,东岳学者青年人才,校高层次引进人才,星空体育(中国)副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师范大学)副主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山东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青年项目1项,结项优秀;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冷门绝学项目1项;主持或完成省部级重点、青年项目7项;其他项目10余项;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敦煌研究》《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简帛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经济史》全文转载,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体转载;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先后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等。